Use of Cookies

Our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facilitate and improve your online experience.

OK
  • messenger
  • 常见疑问与回答
  • 联系我们
  • search
Close

一佛两祖

释迦牟尼佛

Shakyamuni Buddha释迦牟尼佛,亦称“釈尊”,是“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和“世尊”(世上尊贵的人)的略称。

距今约2500年前,佛陀作为释迦族的王子诞生于蓝毗尼园,即今天的尼泊尔境内。佛陀姓乔达摩,名悉达多。作为王子,他有一生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但他却深深为人生中的各种烦恼所困,并于29岁时出家为僧。之后经过6年的苦行,于菩提迦耶开悟,成为“佛陀”(觉者),时年35岁。从此,他开始阐述各种教理,如因果律、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以及一切皆苦等。

自佛陀开悟到于拘尸那揭罗入涅盘,他一直致力于走方布道讲授佛法,培养了众多信徒。曹洞宗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佛,正是因为释迦牟尼佛开悟并传播了佛法。并由他的弟子如实地代代传承至今日,所以现在我们能与佛结缘。

通过供奉释迦牟尼佛,供养三宝(佛、法、僧),并以他的教诲为基础,我们能够将佛陀的慈悲、智慧和喜悦体现在自己身心之中,积极努力地生活。

道元禅师

道元禅师日本曹洞宗以及大本山永平寺的创建人道元禅师,生于公元1200年1月26日。当时日本正处镰仓时代,道元禅师出生的翌年,大将军源赖朝去世。据传,他的父亲是曾经的内大臣久我通亲,母亲是藤原伊子,藤原基房之女。按此推测,道元禅师幼时应衣食无忧。然而在13岁那年他登上比叡山,剃度出家。传闻是由于他8岁时母亲去世,他感到世事无常,遂决定出家。

但那时的比叡山在道元禅师眼中,由于与当权者的关系过密而变得堕落颓废。修行僧众也掺杂了太多追求名利财富的世俗贪婪。

道元禅师对此感到失望而离开了比叡山,去寻找真正的佛法。他云游四方,遍访佛寺,但仍感到非常困惑和不安。正如《正法眼藏随闻记》中,他被引用的那句话:“在求法的路上我没能遇到良师益友,以致产生了邪念。然而,当我学习以前那些杰出的大师的思想后,我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原来却是被这些人所鄙视和憎恶的。因此,我改变了自己的思考方式,我意识到自己更应该去追随那些伟大的先贤,追随中国和印度伟大的僧人,而不是日本的僧人。”

言出必行,24岁道元禅师乘船前往中国探寻佛法的真谛。然而在中国也没有遇到一位能够满足他纯粹理想的老师。就在他归国前夕,在天童山遇见了如凈禅师以及真正的修行——坐禅。

“我终日打坐,当天气太过炎热或寒冷时,不少僧人因担心生病而停下来。那时,我对自己说‘我并没有生病,如果现在放弃修行,那么自己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便没有意义了。如果真因修行而病死,也算与我来时的愿望一致‘,于是我便继续打坐。”(《正法眼藏随闻记》)道元禅师便是如此专注于坐禅。许多日本僧侣到中国学习佛法和修行后都带回了大量的佛经作为纪念,而道元禅师两手空空,他唯一带回的,就是专一、坚定的坐禅(“只管打坐”)。

为了鼓励更多人打坐,道元禅师撰写了《普勧坐禅仪》。书中阐述了坐禅的重要性及坐禅方法。

他还撰写了《便道话》,以问答形式教授了坐禅是佛教修行的真正方式。在他的代表作《正法眼藏》中,曾用长达九十多个章节详尽描述了什么是觉醒的心灵。

1243年,道元禅师受其支持者波多野义重之邀,离开了京都,前往越前山中。这次离开既是迫于比叡山僧众的压力,也是因为听从了如凈禅师的建议:“在深山和幽静的山谷中生活,守护佛陀和祖师的教诲。”

1244年,由波多野义重出资修建的寺院正式完工。原名大佛寺,后改名永平寺,即今天的大本山永平寺。

在这里,道元禅师坚持严格的修行并发展了信徒。1253年道元禅师病逝,享年53岁。

莹山禅师

道元禅师之后,佛法之灯经由懐奘禅师、义介禅师,之后传给了莹山禅师,即日本曹洞宗谱系第四代祖师。

莹山禅师莹山禅师1264年生于越前市,即今天的福井县。他的母亲怀观大姉是观音菩萨的虔诚信徒。据说她在前往朝拜观音菩萨寺庙的途中生下了莹山禅师,所以幼年取名为“行生”。

8岁时剃度,出家永平寺,在时任第三代住持义介禅师坐下修行。13岁再入永平寺,并依怀奘禅师正式出家。怀奘禅师圆寂后到宝庆寺(今福井县)参寂圆禅师。寂圆禅师因看重莹山禅师引导众僧的潜力,任命他为维那,管理众僧的修行事宜。

与深入探索内在自我的道元禅师相反,莹山禅师具有杰出的向外看、大胆传播佛学的能力。在曹洞宗看来,这两位祖师的教导是紧密相连的。在传播佛道的过程中,一个是向内探寻,另一个是向外发展。

在京都和由良町修行数年后,27岁的莹山禅师成为阿波城满寺(位于今天德岛县)的住持。接下来的四年里,他向70多个俗家弟子传授了佛教准则,不难看出莹山禅师誓以传道授业解救众生的佛心。

莹山禅师非常重视男女平等。他积极提升自己的女弟子为寺院住持。当时,女子多不被重视,所以这项措施十分具有开创性的。这被视作曹洞宗比丘尼组织兴起的根源,也正是因此很多女性在佛、法、僧中得以慰藉。

最终,莹山禅师返回了大乘寺,位于今天金泽市,继义介禅师任副住持,开坛授法讲解《传光录》。这本书阐释了释迦牟尼佛开创的佛法经印度的二十八位祖师、中国的二十三位祖师、日本的道元禅师、以及莹山禅师传法的情形,直到莹山的老师彻通义介。

1321年,58岁的他受赠诸岳寺(位于今天的石川县能登),并将其改名为总持寺。这亦是横滨总持寺的起源。总持寺与永平寺被并称为曹洞宗“两大本山”。

莹山禅师丝毫不轻视大众的世俗利益,并通过修习坐禅、仪式和追悼会等教导大众。这一点吸引了很多人,并使他们感受到了内心平静,曹洞宗因而得以迅速兴盛发展。

即使是当今很多曹洞宗寺院都有坐禅小组,以满足信徒们的殷切要求,他们仍尽最大努力帮助人们从日常生活中收益,包括举办祭奠活动和葬礼。

莹山禅师逝世于1325年,享年65岁。随后的几年中,他的弟子们在能登半岛的总持寺很好的继承了他的事业。1898年那座寺庙不幸毁于大火,这成为了1907年总持寺迁至现存地址的契机。之前烧毁的寺院经过重建成为了总持寺祖院,直到今日仍在接受络绎不绝的支持者和信众们的朝奉。

Page TOP